瀋陽故宮.jpg  

瀋陽故宮,論建築不及北京故宮宏偉,論藏寶不及台北故宮豐富,但卻被喻為「一朝發祥地、兩代帝王都」。瀋陽故宮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(1625年)是在清太祖遷都之際草創(那時還沒打入中原),後來於清崇德元年(1636年)由皇太極建成。

1644年,大清遷都北京,「瀋陽故宮」從此成為「陪都宮殿」。瀋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修建並使用過的宮殿,距今巳有360餘年的歷史。在全中國現存宮殿建築群中,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僅次於北京故宮居全國第二位。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的發祥重地,也是清統一中國後東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。

DSCN5565.jpg  

瀋陽故宮占地只有6萬多平方公尺,大概就是一個大安森林公園那麼大,以一個朝代的皇宮來說算小。不過整個設計還是很有心機,底下會一一介紹。瀋陽故宮雖小,但仍有樓臺殿閣各式建築70多座,並由20多個院落組成,總計房屋300多間。自然佈局分為中路、東路和西路三部分。

DSCN5566.jpg  

 

先由路進去,整個中路是太宗皇太極時期的大內宮闕。南端是大清門,也是故宮的正門。向北依次是崇政殿、鳳凰褸、清甯宮,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,兩側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築。  

 大清門  

DSCN5572.JPG 

 

 

大清門是日常朝會時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,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謝恩之處。明朝著名將領洪承疇降清後,就從此門進入,受到皇太極的接見。1636年皇太極的稱帝大典及清天聰十年四月“後金”改國號為“大清”的典禮就在這裡舉行。1644年清遷都北京後,歷代皇帝東巡時,都在這裡臨朝聽政。  

 

   崇政殿

DSCN5574.jpg

 

崇政殿的內景

DSCN5591.jpg  

 

崇政殿的金龍盤柱  

DSCN5592.jpg

 

崇政殿就是金巒殿,是為五間九檁硬山式建築,南北辟有隔扇門,前後是石雕欄杆,殿頂蓋為黃琉璃。殿內明堂有堂陛,前是金龍蟠柱,柱後有貼金雕龍扇面大屏風和金龍寶座,寶座兩側有鼎式香爐、軒轅鏡和太平有象等裝飾之物。殿前有大月臺,月臺東南角有日晷,西南有嘉量亭,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。在月臺上還設有四口大缸,都盛滿清水以防水災。古代稱它是“門海”,來象徵缸中水多似海可撲滅火災,所以又被稱作是“吉祥缸”。因為北方天氣寒冷,所以每到冬天,就要在缸底點燃炭火。

水缸雖大但要救火恐怕很難吧

IMAG3063.jpg  

DSCN5612.jpg

 

中路再往後走就是鳳凰樓,在崇政殿與鳳凰樓之間的院落,是皇帝與皇后的房間(離辦公大樓好近)。鳳凰樓是通往後宮-清寧宮的大門,也是皇帝策劃軍政大事和宴筵之所,又是整個宮殿建築的制高點。在樓上觀看日出,極為美妙。鳳凰樓正門上額的“紫氣東來”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筆。  

 

從前方看就是一棟普通的三層樓宮殿

DSCN5610.jpg 

由後宮的方向看比較氣派

DSCN5636.jpg 

 

過了鳳凰樓就是皇太極的後宮了,正中間是清寧宮。東邊第一間廂房是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,稱暖閣。正中隔一間璧,把寢宮分為南北兩室,南北室各有火炕,又稱龍床。1643年皇太極就在南室無疾而終,終年52歲,後葬於昭陵。西邊四間為皇帝祭神、行禮的神堂。清寧宮庭院的東南角有一根朱紅色木杆,木杆頂端有錫鬥,這木杆叫索倫杆,滿族人稱它為神杆。錫鬥內放米穀碎肉來喂烏鴉。烏鴉在清朝的地位很高,傳說是因為烏鴉救過皇太極的命,所以後來就被當做是神鳥,這段劇情看過港劇「金枝慾孽」的話應該就有印象。   

 

索倫杆

IMAG3051.jpg  

 

清寧宮

File:Mukden palace Qingning Palace02.jpg

 

清寧宮的房間內裝沒有開放參觀,這是透過玻璃拍的,感覺很神祕。

DSCN5614.jpg


DSCN5621.jpg

 

清寧宮祭祖時都會在這裡煮豬肉然後分食給宮內所有人以示吉祥

DSCN5618.jpg  

 

 清寧宮兩側是東西配宮,東配宮有關雎宮、衍慶宮,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。最小的是永福宮,也就是大玉兒,後來鼎鼎大名的孝莊皇后的寢宮。

DSCN5634.jpg  

IMAG3047.jpg  

清寧宮西北角有一根煙囪,從正面是看不見的,關於這個煙囪有個傳說,故宮裡每一個房間的炕火都從地下的通道彙聚到這個煙囪裡,這是他們一統天下的思想的象徵(後人很會講)。而煙囪共有幾節?我們怎麼數都是10節,事實上是11節,正好代表11個皇帝,但最上面一節只有三磚頭構成,並不完整,造成最後的宣統皇帝只做了三年江山。

 DSCN5605.jpg  

 

從清寧宮這一系列建築中,我們可以發現瀋陽故宮的兩大建築特點:一是保存了濃厚的滿族特色即「口袋房、萬字炕、煙囪豎在地面上」,口袋房就是"斗室",因為北方太冷,所以一個房間內還會有幾個小房間作為睡覺起居等之用;萬字炕就是彎字型的火炕,一個屋子裡會有三面都是火炕,這樣三面發熱比較溫暖;至於煙囪豎在地面上的原因也是因為北方太冷,所以某一族的人房子會往下挖,就類似現在地下室的意思,地下室的屋頂有煙囪,從外面看來就是長在地上囉,這些都是滿族人的房屋特色。

DSCN5627.jpg

IMAG3048.jpg 

IMAG3046.jpg 

IMAG3050.jpg  

 

二是宮高殿低,清寧宮及其四所配宮均高於皇帝議政的崇政殿和東路的大政殿。這是因為清朝奪取政權前,滿族是一個牧獵民族,受生活習慣的影響,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處,以防野獸和洪水的侵襲,這與北京故宮恰好相反。   

 

左圖這個是清朝的搖籃 右邊是斗室 

DSCN5629.jpgDSCN5630.jpg  

 

前面介紹了那麼多都是「中路」的建築,接下來介紹「東路」

東路是以大政殿為主體,兩側有方亭十座,叫做「十王亭」十王就是八旗統領與左右翼王

大政殿建于努爾哈赤時期,是故宮最早期八角重簷大木架亭子式建築,所以又稱「八角亭」。這個大政殿的心機很重,所謂八角就是象徵「八旗」,十王亭的屋頂並不真的是「亭子」,而是帳棚,而黃琉璃的屋頂滾綠邊,在在都顯示子孫不要忘記他們是來自草原的民族。大政殿是皇帝舉行大型慶典以及與八旗議事的地方,1643年清世祖福臨-順治皇帝就是在這裡即位。 

DSCN5577.jpg  

DSCN5587.jpg   

至於「西路」,我想不太起來西路有些什麼特別的建築,只記得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存放「四庫全書」的地方

 

瀋陽故宮外面的街道

DSCN5654.jpg  

瀋陽故宮介紹到此,實際上走一遭,如果有仔細聆聽導覽的話,大概也需要一個上午的時間,這次我很認真,加上電視劇常常在演清朝的事情,才會這麼認真聽,難得知青一下,請大家拍拍手按讚XDDD

最後同場加映一張我也很愛吃的東北煎餅,麵皮裡有切很碎的酸白菜韭菜碎肉等,以我到大陸幾乎不吃桌菜的情況下,我只要遇到可以吃的就會一直吃,加上東北的麵食真的都很好吃,所以這一盤我大概嗑掉半盤了啊呵呵!

DSCN5644.jpg 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Claire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