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肥土山」與「中山」是小豆島的兩個地名,距離不遠,這兩個地區之間相連的一整片肥沃梯田,放眼過去儘是綠意,不但是小豆島最主要的稻作區,其棚田(梯田)美景,更是日本農林省認定之「棚田百選」,就連現任天皇與皇后也曾於2004年來此視察。此區因著農業衍生出特有的「農田歌舞伎」文化與「蟲送」儀式,雖位於山區,但難得美景與農業文化的深度,讓不少外地遊客也想親臨造訪。

IMG_9113

這大片梯田稻作區被稱作「千枚田」,是經日本農林省認證之日本「棚田百選」。而中間貫穿梯田的小小溪水,則被稱為「湯船の水」,亦是日本百大名水。想不到平凡而美麗的鄉間景色,背景竟是如此驚人。

IMG_9033

IMG_9107  

在「中山」與「肥土山」之間的連綿農村風光,除了景致宜人,也孕育出小豆島特有的農村文化。中山千枚田旁邊一座不是很大的神社,與前方看似倉庫的民家,也大有來頭。每年季節交替之際,農民都會在此表演「農村歌舞伎」來酬神,與一般京都的室內歌舞伎不同,農村歌舞伎的舞台搭在戶外,且一定在神社對面,跟台灣早期農村搭戲棚酬神的方式頗有雷同之處,只是農村歌舞伎的舞台是固定建築,平日大門深鎖,到表演時才會將舞台打開,此時農民就在神社與舞台間的草皮上席地而坐欣賞表演。  

肥土山農村歌舞伎

關於「農村歌舞伎」的歷史,約在300多年前開始盛行於小豆島,在江戶、室町和大正時代達到顛峰,至昭和時代共建造了30個歌舞伎表演台,但留存至今的就只有前面提到的「中山」與「肥土山」兩處農村歌舞伎表演台。目前整個小豆島的農村歌舞伎已被香川縣指定為「無形民俗文化財」,而中山這座農村歌舞伎舞台更是日本國家指定的「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」。

肥土山農村歌舞伎2

平常的農村歌舞伎舞台並不開放

IMG_9105

此外,這兩個地區的農民每年會在夏至後的第11天晚上舉行「送蟲儀式(中山虫送り)」,此儀式同樣有著300多年歷史,是很重要的農村祭典。每到送蟲日的傍晚,村民們拿著火把,沿著田埂敲鑼打鼓,繞行梯田一圈,一方面希望燻走對農作物有害的害蟲,一方面祈禱豐收。這樣的儀式,象徵意義大於實質,當小朋友帶著開心的心情,與家人、村民共同交流,不知不覺中就能將農村某個有價值的傳統、某個信息,透過快樂的祭典儀式,一年年一代代傳下去。而2011年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「第八日的禪」,曾對此儀式有所著墨。

虫送り2

虫送り

電影「第八日的蟬」劇照,這段劇情敘述女主角帶著搶來的孩子躲在小豆島隱居,卻因為參加了送蟲祭,被媒體攝影師拍下這一幕而曝光行蹤。電影中關於送蟲祭的這段劇情,畫面拍得極美,一如現場參與,讓人感動到頭皮發麻。

CcJM83XUkAAKs5k (1)  

除了梯田美景外,我對整個中山地區的農村內涵更是感動,他們完整保留了身體食糧-稻田,與精神食糧-稻米文化。而同樣以米為主食的台灣,我們的稻米文化或米食節慶,常常只有政府首長致詞與名人代言的地方活動,這些表面熱鬧的場子,如煙火一樣放完就沒了,對農民並無太大幫助。我並非農業專家,無法對產銷供應等議題做太多討論,但覺得若要結合觀光與農業,應該是找出各地的稻米或農村文化內涵,透過在地習俗或認可的活動傳承下去,讓有心的遊客也能有機會深度參與,方是繁衍綿長的農村文化

 

Info
千枚田、中山歌舞伎舞台-小豆島巴士大鐸線,春日神社站下車
肥土山歌舞伎舞台-小豆島巴士大鐸線,肥土山站下車
送蟲儀式:每年夏至後第11天晚間舉行
農村歌舞伎:每年五月於肥土山舉行、十月於中山舉行

 

本篇圖文均摘自Claire也就是我本人的2016最新著作《日本越境跳島小旅行!走訪瀨戶內、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:50位巨匠×70件作品,看見國際名家的設計風景》,歡迎大家以購買代替借閱!


越境 • 跳島 - 日本藝術祭之旅 FB專頁  www.facebook.com/japanartfest

購書就是支持: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冊生活

 

arrow
arrow

    Claire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